一直以來
我選擇食物不會一直去看他的GI值
但不是因為不重要
而是我認為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同
無法完全依賴GI值去選擇食物
但若碰到高GI食物
我會有我的一些方法
讓血糖不要衝那麼快🤣🤣🤣
若是低GI
我也不會就放心的大吃
因為我知道低GI的食物吃過量
血糖一樣會高🤓🤓🤓
而不同的烹調方式
也會影響到血糖上升的速度
但是看的這篇我強者同學雅芳👍🏻
傳給我的文獻
有點讓我驚訝到
原來烤地瓜跟水煮地瓜
升糖的速度差那麼多
一般來說
地瓜是讓人覺得健康代表的食物
許多人會把地瓜當早餐
但有些糖友發現吃地瓜
飯後竟然會高血糖
我的老闆沒有DM
但他也在最近做連續血糖的檢查後
發現他吃完烤地瓜飯後血糖是偏高的
地瓜其實紮實度非常高
有點類似飯糰的概念
許多人目測飯糰一顆約等於1碗飯
殊不知因為很紮實
其實一顆飯糰平均來說都一定有六份
也就是吃一顆飯糰等於1.5碗飯‼️
這也是許多糖友吃完烤地瓜後
發現餐後兩小時的血糖飆高的主因之一
因為你也許吃了你平常兩倍飯量的地瓜
🔸
烤地瓜我承認他香甜好吃
雖然纖維也豐富
但GI值平均來說都有80-90
算是高升糖高GI的食物
🔸
水煮地瓜GI值則是40-50
算是低升糖低GI的食物
這是因為烹調的方式讓直鏈澱粉與抗性澱粉含量比例不同的關係
影響到了消化分解吸收的速度
當然還可延伸至放冷之後
或是再回溫或有無油炸影響吸收速度等等的因素
但吃香噴噴的地瓜
還要考慮到那麼深奧
大家應該會覺得有點累🤣
只是突然想起
難怪現在很紅的低GI便當
裡面的地瓜大多放的都是水煮的欸
真的差蠻多的
看完這篇
不是要叫大家不要吃烤地瓜
我也不會因為這樣而不吃它🤣
只是要讓大家明白
為什麼吃完烤地瓜有時候飯後會發現高血糖的原因
但若我要吃烤地瓜
我會先看平常一餐吃多少飯量去選擇地瓜的重量(目測會少估)
但7-11都有重量標示很方便
(55克為一份,220克為一碗飯)
再來搭配一杯豆漿及茶葉蛋🥚
一定會先吃足夠的蛋白質
或是視餐前血糖高或低
調整提前打胰島素的時間
這樣吃到營養豐富的烤地瓜
就可以不讓餐後血糖高囉😋😋😋
#覺得有趣
#我生活中的小撇步方法
#應該要找些paper來支持才對😆